最新消息
重新評價失眠的後果

重新評價失眠的後果,才是解決失眠焦慮的根本手段。前面的正確認識失眠只能有限程度的減少失眠焦慮,而重新評價失眠的後果才是根本。

大多數人從小對睡眠的重要性耳濡目染,也對失眠會造成嚴重的後果這個觀點從不懷疑。當失眠之後,就會形成巨大的恐慌,容易把注意力放到身體是否出現異樣上面來,感覺變得異常敏感。在這個大的背景下,極容易將失眠帶來的不適感嚴重誇大,然後怠慢工作,無心學習,逃避社交,封閉自己。這樣會更加關注自己的不適感,接著不適感在強大的關注下,會變得越來越強烈。而越來越強烈的不適感和對社會功能喪失的愧疚,會讓自己更加在意睡眠,也對失眠更加恐懼,這樣也加重了失眠,陷入了一個死循環。

人體結構和功能非常複雜,有時候會無緣無故出現心跳加速,頭痛,頭暈,記憶力減退等等不適感,這是很正常的。在沒有出現失眠的時候,人們很容易忽略這種感覺,因為沒有什麼因果關係。但是人們在失眠之後,再出現這些問題,人們就會自動往因果關係上面靠,覺得是失眠導致自己心跳速度突然加快,然後站著不敢動了。還有個方面就是原來很少體驗到不適感,現在突然體驗到了,就容易將注意力集中在不適感上面,但是這麼做的一個弊端就是對不適感過於敏感。有個很有趣的現象就是注意力集中在某處,對某處的感覺就越敏感。這種現象很常見,品酒師剛開始的時候最多能分辨出幾種味道,但是通過訓練可以達到上萬種。我們如果經常將注意力集中在是否頭痛上面,長此以往,頭就會越來越痛。回到失眠的問題上,本來失眠只會帶來輕微的疲勞感,但是自己經常判斷是否疲勞,在有疲勞感的時候就馬上休息,或者挑選簡單的事做以避免疲勞。繼續這麼下去,就對疲勞感越來越敏感,最後就是普通的走路也會覺得累得要命,社會功能受到嚴重的影響。這個就是森田療法中的精神交互作用。

有部分人說自己睡眠時間是足夠了的,但是經常醒和多夢,睡眠質量很差。他們聲稱自己第二天感覺很疲勞,精神狀態差,眼睛脹痛,記憶力下降,頭暈等等症狀,所以覺得自己睡眠質量很差。其實這部分人不是睡眠質量差,而是對不適感過於在意,天天的注意力集中在不適感上面,不適感已經和睡眠沒有太多關係了。即使這部分人在睡眠質量在客觀是上面是很好的,他們的不適感也不會消失。有些失眠的人引發神經衰弱就是這個原因,對於引發神經衰弱的人就有意思了,即使睡眠在客觀上還可以,但是他們一直有不適感,就會認為是睡眠質量差,一直對睡眠提高要求,變得非常在意睡眠而造成嚴重失眠的。這個就是很多人一直被困在失眠裡面的原因。很多家庭主婦在家無所事事,睡眠時間完全超出了正常需要的,但是精神還是萎靡不振,她們就會覺得是睡眠質量不高,就開始關注睡眠,就會尋求各種養生方案和治療方案,結果就真的有了睡眠問題。值得慶幸的是失眠引發神經衰弱的應該不多,並且神經衰弱也很好解決。大量的失眠只是比較在意不適感,而沒有達到過分在乎的地步。

其中社會功能喪失是很多失眠的人受不了的。很多人失眠之後,工作效率下降,不敢去運動,不敢去旅遊,不敢出遠門,學習成績下降等等。他們就會認為是失眠造成自己這樣,也會變得更加在意失眠了,這樣子也就加重了失眠。其實社會功能的逐漸喪失不是失眠造成的,而是自己主動選擇的結果。因為從小都是在比較良好的感覺下面進行學習的和生活的,失眠之後不適感增強,就會感覺很不適應。這個時候覺得應該先處理掉不適感,才能好好學習,這樣子主動放棄了學習了,而去解決永遠解決不掉的不適感。這樣用在學習上面的時間減少了,成績下降理所當然。有的人在跑步的時候突然覺得呼吸不過來,害怕自己會呼吸不過來死掉,馬上就停下來,時時刻刻監控自己的呼吸,慢慢的不敢跑步,不敢做劇烈運動,最後害怕旅行運動量過大而放棄了。還有很多這樣子的例子可以說明社會功能的逐漸喪失並不是失眠造成的,而是自己主動選擇的結果。很多人糾結自己記憶力下降得厲害,失眠確實會一定程度讓記憶力下降,但是這個是很輕微的。很多向我訴說自己記憶力下降嚴重的人,在傾訴自己的困境和感受卻可以滔滔不絕的講上幾個小時,那麼他們為什麼對自己的問題記憶得這麼清晰,不是記憶力下降了嗎?這些人完全沒有思考一下,他們的注意力完全在失眠的問題上面,很少在生活和工作上面,那麼對於生活和工作上面的記憶力能好嗎?

很多人以為自己不僅體質虛弱,精神還脆弱。其實人的體質和精神超乎自己想像的。本來自己是艘萬噸巨輪,一個海浪稍微有點大了,巨輪稍微晃動了一下,就覺得要翻了。這就是失眠者的真實寫照,其實這點不適感身體可以完全承受,也不會影響工作和生活的,但是過於在意這些不適感,變得膽小怕事,讓這艘巨輪停在港灣里,再也不敢啟航了,任由巨輪鏽跡斑斑。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就是和不適感共存,培養在不適感下面生活和工作的能力,海浪永遠不會停歇,我們這艘巨輪必須踏浪前行。

還有的人非常在意失眠帶來的情緒低落,這也是失眠帶來的不適感之一。這種不適感不同於疲倦感,頭痛,眼睛脹痛那些不適。這些人害怕自己情緒一直低落下去會讓自己抑鬱的,所以一直想要心情好起來。但是他們忽略了基本的心理學常識,那就是情緒不受人的主觀意志控制的。失眠了心情當然低落,是非常符合常理的事情,低落情緒在一定範圍內沒有任何問題的。情緒是經常流動的,吃了一頓好吃的,完成了一道難題,完成了一個艱難的任務,和好朋友打了一場酣暢的遊戲等,心情都有可能好轉。在宿舍看到別人熟睡讓自己傷感,看見朋友沒心沒肺的大笑覺得自己孤單,工作中完不成的任務讓自己壓力山大等等也會讓情緒低落的。情緒在不同的處境中流淌,如果為了防止自己情緒低落,避免去做會一些預感會讓自己情緒低落的事情,最後就會發現自己生活半徑越來越小,有可能變得完全不想出門了,這樣處境的固定完全阻止了情緒的流淌。為了避免情緒低落,不和朋友去聚會,不努力完成工作,不努力去學習,這樣的話在也沒有積極的情緒了,最後會被不安淹沒的。上面的推理有點極端,但確有這樣的人存在,為了避免這種情景,那麼像個正常人一樣的生活吧,別逃避生活,積極的情緒,消極的情緒,任其流淌。

還有一部分人失眠之後,覺得自己好像變了一個人,無論思考,還是做事情,好像大腦朦朦朧朧的,大腦再也不像之前那麼清晰明了。這部分人,覺得自己大腦比較聰明,自己也有大目標,很害怕自己思考能力下降了。失眠了之後思考能力肯定稍微有下降,他們覺得很不習慣,就去經常試探自己的思考能力。例如想想電視劇裡面的情節是否清晰明了,看一段文字是否能夠短時間記下來,做一些運算驗證自己是否能快速運算。發現自己其實做起來很吃力,就很「用心」的去思考,本來思考幾乎是無意識的心智,現在因為很「用心」,怎樣思考就會被提升到意識層面。這樣有兩個後果,其一是我們會發現一個不認識的自己,因為很多思考過程是淹沒在無意識下面的,現在突然被意識到了,自己完全不懂思考的過程,好像自己變得非常笨了一樣。其二是有意識比無意識慢多了,就會感覺到大腦不流暢,反應慢了一拍,沒有了隨心所欲的感覺。因為這種感覺,很多人覺得自己肯定是沒有休息好,才像這樣子的,所以也更加在意失眠了,導致失眠更加嚴重了。解決辦法就是不太在意思考細節,多相信自己的自覺去完成一些事情,比如讀一篇文章,不用確保每一句都懂了,大概意思懂了就行了,即使沒有懂,讀第二遍也行,不要給自己的思考太大的壓力。

我們的大腦同時處理很多周圍或者自身的信號,有些信號比較微弱,幾乎沒有進入意識層面。比如微弱的疲倦感,微弱的疼痛感等等。如果我們過度的在意這些,這些信號就會進入意識之中,我們不僅會放大這些微弱的信號,還會被各種無意義的噪音信號淹沒。我們只有無視這些無意義的信號前行,去完成對自己有意義的事情。努力去學外語,想盡辦法賺錢,花言巧語的去泡妞,約上朋友一起遊戲,累死累活的帶好孩子,勾心鬥角的求升遷,處心積慮的去算計對手等等都是對我們有意義的事情。當自己把主要注意力放在外界而不是自身的時候,問題慢慢就會遠去。肯定很多人說這個道理很明白,但是就是做不到,就是在意那些無意義的信號。其實這些人沒有意識到兩點,其一對於這些無意義的信號打擾到自己,我們是無能為力的。就好比太陽在夏天的時候很毒辣,我們沒有多少人會對其充滿了焦慮,因為意識到這是無能為力的事情,我們認識到一件事情是無能為力的時候,對其的忍受能力大大提高,也不會那麼敏感。其二,意識到這無意義的信號雖然時不時的干擾自己,但是自己生活和工作完全不受多大的影響,這時候就會進一步的無視它們。如果真的認識和體會到這兩點,就完成了認知的重構,也不會在意這些無意義的信號了。這個過程是很漫長的,不是理解了就能做到的。